**协委员连清十分关注医疗养老问题,她认为养老功能与医疗保健功能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模式,能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日常照料,促进老年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同时可减少老人医疗费用及占床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但目前,烟台地区医养结合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首先就是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功能不全。”连清表示,当前医养结合居家养老功能主要由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承担,但由于这两个机构本来就已经承担了多项家庭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因而缺乏人力和技术深入开展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再就是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统一标准,专业化服务机构和人员不足。”连清认为,这是来自**、学界、医疗机构、社会资本等各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其中服务费用支付存在困难是呼声较高的。 针对这个问题,连清建议烟台地区各级医院应该成立医养结合诊疗中心,研发中医药居家健康养老服务包,同时开展医养结合人才培训及基本理论、服务模式、服务评估标准和政策制度设计等研究,并尝试在医疗机构内开设医养结合门诊,设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成立居家上门服务团队。大力发展公益机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去关爱老年人、帮助老年人,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资源及医疗费用。完善老年人**体系,解决因老年性疾病所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将中医药特色居家健康养老服务纳入居民医保支付范围,把相关服务机构设立为长期护理**机构,给予政策扶持,从而建立“医保或财政资金引导———个人自费购买长期护理服务———商业保险补充支付”的支付体系,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带来的实惠。 连清认为,“医院———社区———居家”联动的居家养老模式,利用医疗机构的技术、专业健康管理公司的团队服务,与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是对当前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功能不全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真正实现医养结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品牌效应和专业技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管理,可有效降低人才培训、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同时,可提高管理效率,解决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必需的人才、资金和经营三大难题,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社村通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养老机构实现免费使用平台所有功能,注册成功后,还赠送短信及语音使用点数。这个系统包括有老人档案管理、派单呼叫平台、健康监测、定位管理、居家安防、服务预订管理等各种智慧养老所*功能。(烟台日报)